“人人都是最佳实践者!” c"'e9W4j
—— 一份来自宝钢职工的调查报告 Dx:#kK
Z{
4U%.
^T
-U$/0<
^,7r
Yh
不论职工的岗位差异,不论职工创造成果价值的大小,只要职工比昨天、比同行做得好,宝钢就认同员工创造了最佳的精神、方法和业绩,这种行动被称为“最佳实践者”活动。金融危机以来,宝钢通过开展这项活动,激发10万多宝钢人的创造力。今年1至10月,宝钢实现利润总额114亿元,在全球同行业遥遥领先。 \0<?/<xb %
;1b'
U
Q
“最佳实践者不仅仅是宝钢应对危机的举措。事实证明,宝钢战胜一切挑战的最根本力量在基层。”宝钢集团党委书记刘国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V1J.O"3pR
zQJ'<M
员工都做最佳实践者, qNn.k8E
{|(Pqi3
宝钢就一定能战胜任何危机 J!oqG&f
\,NC 0Lp
去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给我国钢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出现全行业亏损,作为龙头企业的宝钢也不例外。去年下半年,宝钢出现需求萎缩,从11月开始,出现月度亏损,这在宝钢历史上从未有过。 du3+o;I0
I}QSx5N{_M
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以及由此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风云突变,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普通职工,都有一种不知所措的茫然和紧张。“宝钢拥有一支富有主人翁精神的职工队伍,在面临困难的关键时刻,他们就是最基本的依靠力量,这也是国有企业独特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宝钢集团工会主席汪金德说。 ?wr}m2p.1
qB3I*.>XL'
去年8月,宝钢工会围绕企业应对危机的举措,提出开展发现、培养、宣传“最佳实践者”活动,即倡导广大职工和各级组织在执行计划目标、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中,争当响应好、执行好、方法好、效果好的优秀个人和优秀团队,以职工和组织的最佳实践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并形成一套发现、培养和宣传“最佳实践者”的运行机制。 :2\p8FF
*j9OZ+
今年11月,记者在宝钢采访时,屡屡听到这样的故事: $m"Z1]B9
._I=U>}~
——集团下属浦钢公司管理服务中心退管室职工唐继氢,每月要发出1万多封信件。每次她都不厌其烦地核对地址,确保邮寄一次成功。一年企业减少近3000封退信,节约邮寄费2400元; QS`W (5Gb
tBel
uVe
——特钢事业部锻造厂设备点检员唐志军,发现德国进口设备漏油现象十分严重,就利用外文字典译进口的技术材料。经过努力,年润滑油消耗量由原来的208桶降低到24桶,减少支出45万元; OQ|?uP[
mS;<)G,
——设备部机械设备首席工程师廖礼宝,面对炼钢工艺的世界性难题,大胆突破传统,用全新的焊接方式取代铸造方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为企业年降低成本达1000万元以上,申请多项国际国内发明专利; .X;JTX
5gQ0y"$q
…… E?qUr
IwwYu]JC
“很多这样的宝钢员工都在各自岗位上默默行动。”汪金德说,“开展活动后,中层管理者向上级汇报工作时不讲空话,而是要讲故事,讲最佳实践者的故事。”他说,一次,管理者在台上讲员工的故事,很多员工在台下流出激动的泪水。 mVW%F~zP
1*KH 0NU
宝日汽车板检验员田方林骄傲地告诉记者,由于发现并解决校验仪表标准溶液消耗量大的问题,食堂墙上也挂着她的事迹。“我很开心、自豪,同时也有压力,还要带动周围人加入到节能增效的工作中。” 0q033fk
Q<FP *
“广大职工感受到被重视、被尊重,激发了创造最佳实践的责任感、使命感,管理者更加坚定了依靠职工办企业的理念。”汪金德说,这项活动把企业的未来和员工的发展紧紧结合在一起。“人人都做最佳实践者,宝钢就一定能战胜任何危机。” j/W33.L
Yi=5Gk.
管理者也要做最佳实践者 [`EvG,2
{Zg.Q e`[%
一年来,宝钢职工自主立题、确定经济技术创新课题5576个,6万名职工自主参与,提出合理化建议16万条,采纳14万条,实现经济效益10多亿元。目前,宝钢个人发明在30项以上的已达几十人。 ToJ
F&HMr3e
职工是“最佳实践”的创造者,而驱动职工创造的主体是管理者。“我们鼓励管理者也要做最佳实践者。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培育最佳实践者,为职工创造实现最佳实践的环境和氛围,让职工的聪明才智得到尽情发挥。同时,就像技术创新一样,要善于打破原有不符合生产要求的规章、流程、制度,进一步解放生产力。”集团董事长徐乐江说。 '~C)'.YVf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