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仲秋”。而八月十五恰在“仲秋”中间,被称为“中秋”。中秋之夜,月光皎洁,圆月当空,从魏晋起源,盛于唐宋,民间开始钟情中秋赏月。每到中秋,人们定要买些月饼,走走亲朋,一边赏月,一边闲适地谈论些城南旧事。当然心中最牵挂的还是亲人,一家团圆的希望在这一天成为一种情结。 M(rYM[_fv
可是中秋佳节在今天已经发生了改变。有数据显示,我国的流动人口已经超过1.7亿,并以每年500万的速度增长。中秋在大家眼里不过成了一个“月饼”比“团聚”意义更重要,商家比百姓更兴奋的佳节。对于出门在外的人,节日的伤感情绪也逐渐在淡化。于是,“人在他乡为异客”的悲秋,往往被朋友间的觥筹交错所代替,被工作的忙碌、喧嚣的氛围所消解。相对于圣诞节、情人节,中秋只是作为一个具有团聚意义的节日符号而存在。吃不吃月饼似乎已经不太重要。形式与精神上的这种错位让中秋成了有些看不懂的节日。 MI'{3[Y
1
不记得在哪里读到过这么一段文字:当月亮升起的时候,我们孑然一身;当满城的月饼都在快乐地奔向私家庭院时,我们还不知该去哪里打点这个尤其令人感觉寂寞的节日。又眼见着一帮子玩花样、玩个性的朋友或者故意让自己无亲无故,过一次一个人的中秋,寻觅一下久违了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情感;或者到一个酒吧中,听歌手演绎邓丽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竟让我怏怏地生出一些具体的情绪来。我仿佛听见这帮子玩花样、玩个性的朋友人的心跳声:佳节在即,我们是一些快要忘记中秋应该团圆的人,我们要反传统地过节,因为我们比月亮更孤单;我们要与众不同地快乐过节,因为我们比太阳更热烈。事实上,我想,他们还不能真正懂得孤单与热烈的交融。因为他们的中秋与珍藏在我的记忆里的中秋相比,是那么的单薄和娇柔。 ,xUzoc6E
那是2002年秋天,我们四个人组成一个西部行英模采访组,从九江出发,进青海、出祁连、望昆仑、过盐湖,无论是在海拔6800米的山巅与飘雪亲密接触,还是在三江之源感叹生命之轻,都未曾握有一种共同的情结。但我们从青藏铁路施工点上回来,在格尔木稍事休整,准备回转时,承建青藏铁路5标段工程施工的项目部的工友们说:“你们明天再走吧,今天是中秋节。你们是从机关来的,就代表我们的家人和我们一起过一个节日。”我原本一直是端着摄像机在给从山上刚下来的英模梅魁在摄像的,我不知道说这句话的人是谁,但我分明地听见了自己的心声:留下来。这也是我们共同的心声——我们决定把在青藏高原工作的人们对家人的思念,真实地带回去。于是,从下午开始,我们就分头行动,布置聚会场,策划专题片的拍摄等。至今犹记当时我们把摄像机镜头对准每一个人时,这群有着“高寒缺氧何所惧,敢叫天堑变通途”的建设者们,豪迈之气竟然都迅然褪去,被高原风吹皱的脸颊上隐隐地流露出一丝羞涩,冲我们连连摆手:“别拍别拍,这模样让家里人看了反而更担心呢。”……项目部副经理周金才致开场白,那压抑在心头对家人的思念,是从他平静的讲述中缓缓流泻出来的,竟至最后,化作点点泪光在眼眶里跳跃,这是怎样的一种孤单?又是何等的一种热烈?我们热泪盈眶,原来情结就是一种体温啊,想远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情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uR!82`
无论如何,但凡吸吮着长江水、黄河水长大的每一个国人,都仍然难以彻底走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结。到了中秋,看见圆月,最难忘怀的还是那几句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因为有了这样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结,当每个人发现一轮圆月挂上了天空,不由自主会想到远方的亲人,不由得想到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而变得感伤。这时候,你发现手机中有好几个家里来的未接电话时,你就会毫不犹豫地回个电话,问候家人,难忘中秋。 .*1|Q#^T
x*;*[t9T^=
李茂
Kk{,;Ff+
|
一共有 6 条评论
又到中秋,买好了女儿爱吃的月饼,我不忘给自己也买上一些糍粑——那是儿时的最爱——远离故乡的游子无缘回家品尝家人亲手打的香甜的糍粑,只好借物一慰乡情。
故乡的中秋节最传统最有意思的就是打糍粑了。八月初,家家户户都得为过节作准备,做糍粑用的是糯米(或称酒米),选晾干的新糯谷去加工成米,谷子要干得适度,否则加工出来的米很碎,做出来的糍粑口感不好。到了农历八月十四的晚上,人们将精选的糯米淘洗后,用温水浸泡,以备第二天用。
第二天一大早,主妇们便开始忙碌起来。浸泡后的糯米经过再次淘洗后倒进了大木甑子,灶里的火熊熊地燃烧,锅里的水“咕咕”欢叫着。大约四十分钟以后,糯米饭的香味就从木甑子里溢出来,飘满了整个院落。
我们家是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父亲常年在外工作,打糍粑的重任自然落在两个身强力壮的叔叔身上。用来打糍粑的碓窝(石臼)和木棒(粑棒)早已洗得干干净净,糯米饭蒸好以后,叔叔就把木甑子端到碓窝边,将米饭全倒进碓窝里,然后围站在碓窝边,各拿一根碗口粗的木棒,轮流对碓窝里的糯米饭进行捣搅。
打糍粑是个力气活,开始的时候木棒举得老高,一上一下连捣带翻打得欢。随着糍粑慢慢打好,黏性也就越来越强,木棒再也抡不起来,只好将木棒在碓窝里搅动了。叔叔们打糍粑的时候,最高兴的是我们这些小孩了——围在一起看热闹,看着香喷喷的糍粑流口水。有时我也会去帮帮忙,用刷把(竹制刷锅的用具)蘸一蘸凉开水,洒到碓窝里,不让木棒和糍粑相粘连,也让糍粑更软糯。
一般等到叔叔们大汗淋漓的时候,糍粑就打好了。此时他们会两根木棒一起搅缠,尽量撑起打好的糍粑,然后用沾了冷水的手沿碓窝边摸,确认没有粘连以后,一齐使劲将糍粑团转移到磁盆里,收拢压紧揉光。
俗话说:“热糍粑,冷粽子。”刚打好的糍粑趁热吃最美味。糍粑打好以后,有一个祭奠祖宗的仪式,此时活着的人是不能吃糍粑的。等到祖宗祭奠完毕后,母亲会先给小孩们每人揪上一团糍粑,于是大家沾上用黄豆、核桃、芝麻磨成的掺入了白糖的香甜的拌面,狼吞虎咽的吃着,连粘在手上的拌面都会舔食干净,似乎世上再也没有比它更好的美味。
糍粑的吃法很多。剩下的糍粑,母亲会将他分成团,在垫有米粉的簸箕内,摊成一个个比面盆稍小的饼,晾干留着。想吃或者来客人的时候,拿出来切成块,用油炸酥,或是将糍粑块放进大铁锅里慢慢地翻来覆去地烤,直到两面金黄,沾上白糖,吃一口满嘴生香。也可以用刀将它切成颗粒,用水煮,加点糖,吃起来象小汤圆,香糯滑润,回味悠长……
而今的人们,中秋更多吃的是机械化生产的月饼,对原始的同是具有中秋象征意义的糍粑在渐渐淡忘。或许,在遥远的故乡,历史的传承还在坚守,打糍粑的习俗还在继续,糍粑依然在飘香……(重庆 张登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