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pJwNZ;0
我一个朋友的性格有些与众不同,举两个例子,第一,他不喜欢接近他的人,他如果觉得你好,他会主动接近你。第二,他做事及其认真,看别人的不足,抓得很准,而且不分场合地给你指出来,甚至不顾及你的承受力。可是对待自己的问题,他却总有辩解的理由。其实每个人性格的形成都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中往往都是痛苦的回忆,即便有些时候,觉得自己很冷静,很洒脱,甚至疗伤的方式很多,但是不可否认,你还是受到了伤害。 tFC/C=&Kh
李思瑶著的《绽放心灵》算是一本日记集吧。为何没将这本书归为散文集、随笔集,是因为作者的每一篇文字都是按照日记的方式归纳整理的,虽然时间上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但是能够感悟到这些文字都是作者某一年、某一月、某一日的感悟,这些感悟有长有短,不过每一篇都记录了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悟。我也是喜欢记日记的人,也曾记录了大量的心路历程,不过这些文字现在还在那里睡大觉,很安静,就连写日记的主人我都很少去光顾它们,我觉得这样也好,让记录沉淀一下,毕竟那些都是十几年前,甚至二十几年前的往事,欢乐也好,悲伤也罢,一切都过去了。 \zhF)
完成一本书到底难不难?我一直觉得现在看书的人太少了,那么写一本书的成本就成了能让多少人愿意关注你的书。李思瑶的书,文字简单,记录的事情更是随意,作者称之为原色,这让我想到了原生态,确实如此,作者的每一篇都没有什么噱头,都是很平实地记录,很简单的讲述,讲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作者说自己是一个很独立的女人,我想这与作者用8年时间,足迹遍及31个国家,完成了佛学、心理学、印度瑜伽、道家、阿育吠陀等领域的学习,回国后又用4年的时间走过中国50多个城市有关,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作者正是走过了这些地方,才会顿生这些感悟,因为每一天对她来说都是全新的,都是值得记住和怀念的,为此,才会诞生这本书吧。 QvlPA/
读这本书,为何会让我想到那位性格有些与众不同的朋友呢?因为我觉得,有些时候你不会在意他的性格缺陷,却能感受到他的孤独和可怜。孤独的是,他的内心深处会有真正的朋友吗?会有人把他当成知己,原谅他的孤傲吗?又为何说他可怜呢?其实他付出的都是真爱,可是换回的多是不解,他不强求别人的理解,他只按照自己的是非观前行,即便碰得遍体鳞伤,他也会选择自愈,这难道不可怜吗?或许有人觉得这是男人的一种担当,而我却觉得脱离了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任何的个性和独立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毕竟这是很少的一部分人在抗争。就如本书的作者一样,一个女孩选择跋涉,选择25岁以后重生。 8 -d[3
关于性格的差异,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每个人才都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养成了属于自己的习惯思维,这种思维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还是回到本书上来,读这本书或许会让你觉得更轻松一些,这与作者完成佛学、道家等领域的学习有关,她看淡一切,甚至将生死都理解为不过是一个游戏,上天的游戏。能够看淡生死的人,自然会让自己活得洒脱一些,所以一些生活小细节,生命中某一次偶遇,也或者旅行中那一瞬间的感动都会成为她记录的对象,这样的文字自然不注重文采和故事性,它只是让自己的心灵重新安静下来的一种方式。我不清楚作者25岁之前受到过怎样的打击,我只看到25岁后重生的作者,带着一种坚韧和执着,完成着属于自己的梦想。 2IzkC#toN
当你遇到困惑的时候,学会换个角度思索。人生还有很多种选择,接受别人的建议,比给别人建议更有魅力,人不是看不清自己的错,而是别抓住别人的错不放,轻放一下,人生就又多了一缕阳光。 wDg7!<UC
|
一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