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2025 - 2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 
«» 2025 - 2 «»

日志分类

存 档

日志文章


2014-04-20

谁不爱自己的家之第十二章:难忘家乡的腊八节

谁不爱自己的家 BElNp v'  
第十二章:难忘家乡的腊八节 6Vc$N!M  
2[QSkAd  
    腊八节就要到了,按照家乡的习俗,要吃八宝粥。不仅要吃八宝粥,还要砸个“腊八爷”立在粪堆上,我不知道为什么,反正,我们村和附近的村子都有这个习俗。 J2`Fw6Js  
sjZ`X!p  
    腊月初七下午,村里大人小孩都拿着斧子,撬棍,扁担,箩筐,呼喊着到河里砸冰,做“腊八爷”。 @fDKxC{3*  
xKaj_YRE  
    见别人都去,我自然也不能落后。也拿了斧子和箩筐加入到砸“腊八爷”的队伍里。到了河边,走到冰面上,选一块冰层后的地方,就开始砸“腊八爷”了。 Up ui)/;   
)XD- 'X^L  
    砸“腊八爷”没有多大讲究,就是先砸出一个长方体冰块,大小越大越好,当然太大了拿不动。 B3-:+?T %  
i$rP<9  
    我不敢砸的太大,差不多就行了,因为太大了也拿不回家去。 49WK;df  
[oGqGlcp  
    人们一边互相讨论着,一边就用斧子砸冰了。 K%zmh{@  
: =l$[9!@=  
    砸一个长方形冰块,那还有啥理论可讲,在冰面上拿斧子画一个长方形,然后照着印砸冰就行了。 L CzJyD]  
fA7u5k5i(  
    砸着,砸着,忽然,由于用力过大,把一个以初见雏形的冰块给砸掉一个角,这时我才知道是大意了,不小心了。 q ,),BF  
,Ru_3T#?  
    再选一块地方,重新来砸,这次小心多了,但速度就慢了,慢就慢吧,还是小心为好。 C%(/S:  
>5V,  
    这一回成功了,一个长接近两尺,宽和厚六七寸的长方形冰块终于砸成了,但还不能叫“腊八爷”。 B>V*  
$QkYVjr  
    冰块砸好了,还要雕刻,在冰块一端砸出一个圆圆的头型来,才叫“腊八爷”。我小心谨慎的,慢慢的雕刻着,生怕再砸坏,可就功亏一篑了。 )r$qyW  
z dtR}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精雕细刻下,一个圆圆的脑袋已成型,然后再刻上鼻子、眼睛、嘴巴、耳朵,“腊八爷”就大功告成了。 T!tQ\q"pv  
C*r_ Jy  
    “腊八爷”刻好后,需拿回家去,我直接把“腊八爷”放进筐里,背着就回来了。  fwLpsf*  
^N}kJy3   
    回来后,把“腊八爷”端端正正的立在厕所旁边的粪堆上。  ^:<,#y  
$bkUQYY  
    晚上,将做八宝粥用的麦子、红豆、花生、软大米或叫江米、红枣、核桃、高粱、小米准备好,然后用水浸泡着,等第二天早上,天不亮母亲就要开始熬粥了。  OU<s Z  
}F2N4LS4  
    我还在睡梦中,母亲就早早的起来生火熬粥了。  #zYhnBVN  
p%G=?u  
    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我循着香味爬起来,只见母亲已做好了“八宝粥”! >Z:9  
q'HXXx)  
母亲在做“八宝粥”的同时,将一碗红粥水,连碗冻出外面的窗台上,也就是给“腊八爷”做一个红帽子。  6 >OB@  
VsBE'FU\q  
    我急忙起床,来到门外,见碗里的红粥水已凝结成冰,我将结冰的红粥水碗拿回家,消了消,然后一倒,红粥水结成的冰块就倒出来了,一个圆圆的红帽子就做成了。 B@ J:D C  
_=lf`U#?a  
    我拿着红帽子,快步走到厕所外的“腊八爷”面前,端端正正的给“腊八爷”戴上一顶红帽子,“腊八爷”戴上红帽子,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好看、漂亮。 ^d}R~:  
R[$-sx  
    给“腊八爷”戴好了帽子,我就回家吃“腊八粥”了。 s sv}SQ5  
")T~((  
可母亲说:“你还不能吃,先得给天地什么神和‘腊八爷’吃,他们吃了你才能吃。” tF-ab;  
A_xfDF$E  
    我问不解的问母亲:“为什么这么做?” zq6_uR&ja  
7DVi?lI  
    母亲说:“为了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 C 75Vt?gL  
8&AuL1  
    我只好拿着一碗粥,用筷子夹着粥,走到院子里朝天的各个方向四面抛洒一通,再朝着地各个方向抛洒一番,再去给“腊八爷”抛洒一番,完事后才能回家吃粥。 fT2DF 0=  
}5 6) H*  
    吃着母亲做的“八宝粥”,那香味,那个甜,至今想起,都回味无穷。 D[px -  
fD7D!d|  
    我就喜欢吃母亲做的“八宝粥”,别人做的“八宝粥”总没有母亲做的香,好吃。我吃了整整两碗,才算吃饱。 Rq%PB{<~  
h5fa!0pB1  
    母亲说吃了“八宝粥”,就要开始过年了,你爸爸也就快回来了。 dW rU'vh  
      大同煤矿集团大同地煤青磁窑煤矿 财务部 王瑞平 66 &0rw^E  
                2014年4月20日 QT#%>HzO  
hKvOddR  
La05 =v&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15) |  浏览(3351) |  收藏
一共有 15 条评论
王瑞平 2014-04-25 17:20 Says:
热烈欢迎广大水民朋友来深圳水吧灌水!
[/size]
[size=7]

[size=7][/size]
 
王瑞平 2014-04-25 15:15 Says:
Quote:
引用第1楼沐沐于2014-04-20 12:09发表的  :
各地习俗不同,老师的笔下腊八节很有乡土气息。期待下文
问好

再一次表示感谢!
王瑞平 2014-04-22 21:35 Says:
鼎力支持打工文学!   
王瑞平 2014-04-22 21:22 Says:
夏晓凌老师卷首语寓意深刻!
      读着夏晓凌老师浓墨重彩的文字,深感夏老师文字功底的深厚。从夏老师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夏老师对全国班组的挚爱之心,也充分体现出夏老师对全国班组和班组长的无限深情。夏老师通过详实的事例说明了一个道理,班组是一切事业的前沿,立足班组是大有作为的。只要我们扎根班组、立足岗位、敬业奉献、勤劳奋斗,就能实现我们的人生梦想;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告诉人们,无论在那个行业,哪个岗位,只要干一行,爱一行,在哪都能做出成就;班组是最广阔的舞台,是我们每一个班组员工成就梦想的地方。[/font]
    夏老师的每一句话,都在激励我们班组员工。她用浅显的道理,向我们诠释着一个不变的真理。那就是立足班组、爱岗敬业、成就梦想!夏老师的话像阳春三月的春雨,润物细无声的走进我们每一个班组员工的心。却又像一声声号角吹响了我们立足岗位、敬业奉献实现“中国梦”的集结号,又似战鼓敲响了我们进军工业强国的铿锵战鼓![/font]
    我相信,我们班组员工一定在夏老师的鼓励下,更加爱岗,更加敬业。不仅如此,夏老师希望我们在努力工作之余,把生产班组中涌现出的感动人心的新人、新事写出来,报道出来,让全国大多数人了解班组,让更多的人知道班组,知道班组长,知道他们的辛苦,知道他们甘与苦。我们中企互动平台的班组员工们的责任重大,肩负的使命神圣而艰巨,但只要我们不畏难,不怕苦,我们就一定不会辜负夏老师的期待![/font]
    只要我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留心生活,留意班组,积累素材,我就能不弱使命,完成夏老师的重托!也成就我们埋藏在心底的“中国梦”![/font]
王瑞平 2014-04-22 21:11 Says:
鼎力支持打工文学!         
王瑞平 2014-04-22 21:11 Says:
鼎力支持打工文学!           
王瑞平 2014-04-22 21:11 Says:
鼎力支持打工文学!             
王瑞平 2014-04-22 21:10 Says:
鼎力支持打工文学!           
王瑞平 2014-04-22 21:10 Says:
鼎力支持打工文学!
王瑞平 2014-04-22 21:10 Says:
再一次表示感谢!
            
王瑞平 2014-04-22 21:09 Says:
再一次表示感谢!
王瑞平 2014-04-22 11:04 Says:
谢谢云峰老师精彩点评。
                
胡云峰 2014-04-20 20:17 Says:
繁琐的腊八习俗,把人们对家人平安及美好生活的向往囊括其中,也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了一番异地的腊八习俗。

学习王老师美文,问好!
王瑞平 2014-04-20 19:08 Says:
Quote:
引用第1楼沐沐于2014-04-20 12:09发表的  :
各地习俗不同,老师的笔下腊八节很有乡土气息。期待下文
问好

谢谢沫沫老师点评。
沐沐 2014-04-20 12:09 Says:
各地习俗不同,老师的笔下腊八节很有乡土气息。期待下文
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