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共场所火灾的预防与逃生 loO!C<_
A5XKA
1.熟悉基本情况 _IOHz=
C=c'N
进入公共场所,首先应了解自己所处的楼层、在本层的位置、与疏散楼梯的距离。其次了解周围有无灭火器材和防烟、防毒器材等。 @"R-.V
\
7ub}^fB
2.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W=jQv)a
'\,.Pw{
确认公共场所已发生火灾,不论有无烟雾,不论处在什么位置,都必须及时采取防烟、防毒措施。 }
R[wVF<
vzl"A2g-
3.果断采取有效的逃生方法 (o0zOd<
b`WR5]b
利用公共场所本身的疏散设施逃生,如疏散楼梯、室外疏散楼梯、专用救生滑梯、安全出口等。 D+XrR
.
]0us$v5Ve
4.逃生无路时,应靠近窗户或阳台,关紧迎火门窗,向外呼救。 0K@zs~u\
?Xd(4#QC
5.火势蔓延时,应用衣服遮掩口鼻,放低身体姿势,浅呼吸,快速、有序地向安全出口撤离。尽量避免大声呼喊。 hlu;:7~dN
!M9S%X
6.千万不要拥挤。 ?I]~R*+i:l
/4^}8^[r"
7.千万不要乘电梯逃生。 Pd
o'fyO
(qYjB \~
8.不要轻易跳楼。
tMSW}{
'
mK|30
总之,我们只有制定周密的疏散计划,掌握切实可行的疏散方法和自救逃生方法,才能在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把人员伤亡降到最低,才能使公共场所成为我们真正的既娱乐又安全的休闲场所。 Z]vX5&:M0
P|et!7mc
(二)学生宿舍火灾的预防与逃生 EhR5u?YN
u]AzI8
1.学生宿舍是学生休息、聚集的主要场所,引起火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fd5{'Uc2
KaR6= 3h
(1)电器线路 ==fIL5EU
BVqNJO|
个别学校由于修建的时间较长,部份电器线路已经严重老化,特别是一些学生私拉乱接,使用大功率电器设备,增大了导线的负荷。容易造成短路、超负荷、接触电阻过大等原因引起火灾。 ]^hDGI
i`s
v%`
(2)用火不慎 >rt<Y(
Wx[OYDj1s
虽然有明文规定,学生不准在宿舍内用蜡烛照明、不准生火煮饭,不准吸烟等,但不可否认这种情况一直在学校,杜而不绝。 I]f_]1pu,
Xq)R}
(3)消防设施配置不到位 Lt
Bs4{
U^%|n6[
多数学校对消防不够重视,心存侥幸,在消防设施上舍不得投入,一旦发生火灾,由于不能及时扑救,酿成大灾。 f=}_q\S/g
zFkbvx
2.为预防火灾的发生,学生宿舍应做到: sG<*+S
c c_:xzn
(1)加强管理,防止违章行为发生 jJ$VQ:F~
dX)`
"r
学校要安排专人负责消防安全工作,并且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用纪律约束人。每天要对学生宿舍进行安全检查,重点是查看有无学生在宿舍内照明,生火煮饭、私接电器线路,私自使用大功电器设备。发现火灾隐患,及时消除。 O9k7IG
=}?dzA6^s
(2)严禁在安全出口上锁,保证通道畅通 TB*!|
Wl*aly+h:
个别学校为了防止学生晚上外出上网玩耍或者为了预防学生物品丢失,在安全出口上安装铁门并且上锁,学生就象生活在鸟笼中。如果发生火灾,学生无法外逃,极易酿成重特大火灾事故。 G4dM<P|
.27\#QRG
(3)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演练 e`iN&BZ[M
"D *
学校要利用内部的有线电视、广播、固定宣传校栏以及现场授课、演练等方式,定期对学生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使学生懂得如何预防火灾、扑救火灾,特别是自救、互救、逃生、施救等能力的培训,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以便在火灾发生后临危不乱及时逃生,将伤亡降到最低限度。 2~]<z P
1?.[< |